光澤度是指物體表面對光的反射能力,它是衡量物體表面光滑程度和光澤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标。
目視法:這是一種較爲簡單直接的方法,通過人眼直接觀察物體表面的光澤程度,并與已知光澤度的标準樣闆進行比較,從而對物體的光澤度做出大緻的評估。這種方法主觀性較強,且精度有限,隻能給出一個相對模糊的光澤度概念。
機械角度光澤度儀測量法:這是目前應用最爲廣泛的測量方法。其原理是通過在固定的角度下,将一束光照射到物體表面,然後測量反射光的強度,并與标準光澤度闆在相同條件下的反射光強度進行比較,從而得出物體的光澤度值。根據測量角度的不同,可分爲 20 度、60 度、85 度等多種光澤度儀,其中 60 度光澤度儀是最爲常用的一種。
多角度光澤度儀測量法:對于一些具有特殊光學特性或表面結構較爲複雜的物體,單一角度的測量可能無法準确反映其光澤度特性。多角度光澤度儀可以在多個不同的角度下對物體表面進行光澤度測量,從而更全面地描述物體的光澤度特性。
測量原理:三恩時光澤度儀采用的是光電轉換原理,當一束光以 60 度的入射角照射到物體表面時,物體表面會對光進行反射,反射光被光澤度儀内部的光電探測器接收,并将光信号轉換爲電信号,經過放大和處理後,最終顯示出物體表面的光澤度值。
準備工作:确保光澤度儀的鏡頭幹淨無污漬,校準儀器以确保測量的準确性。一般來說,需要使用已知光澤度的标準校準闆對儀器進行校準,使儀器的測量值與标準值相符。
測量環境:應在相對穩定的環境條件下進行測量,避免光線直射和強磁場幹擾。理想的測量環境溫度爲 23℃±2℃,相對濕度爲 50%±5%。
樣品準備:待測量的樣品表面應平整、光滑,無明顯的凹凸不平、劃痕或污漬等缺陷。如果樣品表面不夠清潔,應用幹淨柔軟的布輕輕擦拭幹淨。
測量操作:将光澤度儀的探頭垂直放置在樣品表面上,按下測量按鈕,儀器會自動進行測量并顯示出光澤度值。爲了确保測量結果的準确性,一般應在樣品表面的不同位置進行多次測量,然後取平均值作爲最終的測量結果。
儀器本身的精度和穩定性:不同型号和品牌的光澤度儀在精度和穩定性方面可能會有所差異,因此在選擇光澤度儀時,應根據實際需求選擇精度高、穩定性好的儀器。
測量角度的選擇:不同的測量角度适用于不同類型的樣品和光澤度範圍。對于高光澤度的樣品,如鏡面等,一般應選擇 20 度角進行測量;對于中等光澤度的樣品,如塗漆表面等,60 度角是較爲合适的選擇;而對于低光澤度的樣品,則應選擇 85 度角進行測量。
樣品表面的狀态:樣品表面的平整度、粗糙度、清潔度等因素都會對光澤度測量結果産生影響。因此,在測量前應确保樣品表面的狀态符合測量要求。
測量環境的影響:測量環境的溫度、濕度、光線等因素也會對光澤度測量結果産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應在規定的環境條件下進行測量,以确保測量結果的準确性和可比性。